典型文献
我国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变化
文献摘要:
青贮玉米以其特有的优势居于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系统分析了 2003-2019年累计394个参加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为未来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①2003-2019年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生育期平均为111.8 d,春播组合(品种)平均为109.3 d,比夏播组合(品种)长9.7 d,春播组合(品种)生育期呈延长趋势,而夏播组合(品种)呈缩短趋势;②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平均株高和穗位高分别为300.5和132.3 cm,2003-2019年株高和穗位高呈升高趋势,近10年株高增加了 12.5 cm,而穗位高仅增加了 2.1 cm;③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生物产量平均为19 477.5 kg DW·hm-2,2003-2019年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011-2019年较2003-2010年增加了721.8 kg·hm-2;④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46.7%和21.5%,2003-2019年呈先升高后逐年降低趋势,2011-2019年NDF和ADF含量分别较2003-2010年降低了 6.8和5.5个百分点;⑤参试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平均为8.7%,年际间变幅较小,全株淀粉含量平均为31.0%(2014-2019年),呈逐年升高和集中趋势.连续17年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组合(品种)春播生育期呈延长趋势、夏播则逐步缩短;株高增加,但穗位高变化不大;品质改良取得显著成效,NDF和ADF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明显提升,粗蛋白含量保持稳定;生物产量整体有所提升.
文献关键词:
青贮玉米;国家区试;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成广雷;邱军;王晓光;徐田军;陈传永;张春原;夏千千;吴元奇;赵久然;王荣焕
作者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97;中国种子协会青贮分会,北京100026;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成都6111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成广雷;邱军;王晓光;徐田军;陈传永;张春原;夏千千;吴元奇;赵久然;王荣焕-.我国青贮玉米组合(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品质变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04):30-37
A类:
B类:
农艺性状,生物产量,产量和品质,品质变化,居于,现代农业,参加国,品种区域试验,玉米产业发展,品种选育,参试,生育期,春播,夏播,株高,穗位高,DW,hm,先降,中性洗涤纤维,NDF,ADF,百分点,粗蛋白含量,年际,变幅,全株,淀粉含量,集中趋势,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分析,品质改良,国家区试,品质性状
AB值:
0.2333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