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创心排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心排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液体复苏指导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心排量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液体复苏及预后情况.结果:液体复苏后6 h,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HR)、血乳酸(Lac)低于对照组(P<0.05);液体复苏后24 h,观察组患者La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补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24 h中心静脉压(CVP)、血清肌酐(Scr)及28 d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心排量监测可持续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变化,协助判断患者病情发展,能更准确指导24 h内液体复苏,改善患者预后.
文献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微创心排量监测;24h内液体复苏;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伟恒;张雪萌;文海燕;刘冬辉
作者机构: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保定 0727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伟恒;张雪萌;文海燕;刘冬辉-.微创心排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11):1459-1462
A类:
微创心排量监测
B类:
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液体复苏,指导方法,中心静脉压,CVP,预后情况,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血管活性药物,药物应用,应用时间,ICU,机械通气时间,补液,液量,血清肌酐,Scr,持续监测,患者病情,病情发展,准确指导,24h
AB值:
0.185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