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三阴乳腺癌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非三阴乳腺癌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无病生存,n=146)及预后不良组(复发/转移/死亡,n=5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样本结果;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分析风险预测模型对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随访两年患者预后不良率为26.26%,其中原位复发12例,转移19例,死亡患者21例;术后两年总生存率为89.39%.年龄、BMI、NLR、经期状态、Ki-67、N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h(t)=h0(t)exp(0.136×年龄+0.274×BMI+0.626×NLR+1.173×经期状态+0.726×Ki-67+0.743×N分期).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敏感度为0.788,均高于年龄、BMI、NLR、经期状态、Ki-67、N分期(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χ2=9.003,df=8,P>0.05).结论:年龄、经期状态、BMI、NLR、Ki-67、N分期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关系密切,据此建立的风险预估模型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文献关键词:
非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风险预测模型;ROC检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华霞;刘洋;闫宇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华霞;刘洋;闫宇-.非三阴乳腺癌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价值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11):1396-1400
A类:
B类:
三阴乳腺癌,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临床价值分析,非三阴性乳腺癌,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无病生存,实验室检查,受试者工作特征,诊断价值,不良率,死亡患者,总生存率,经期,Ki,h0,exp,BMI+0,NLR+1,67+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df,风险预估,预估模型,预测效能,临床推广,预后影响因素
AB值:
0.2467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