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伴发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伴发脑梗死的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2例动脉瘤导致SAH并发DCV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头颅CTA或MRA是否伴发迟发性脑梗死(DCI)分为梗死组(n=25)及非梗死组(n=47);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H后DCVS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Fisher(以II级上下为分组)分级、Hunt-Hess(以II级上下为分组)分级手术时间窗、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宽度(SD)、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mR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梗死组mRS评分<4分患者占44.00%,4分≤mRS评分<6分占52.00%,死亡率占4.00%,与非梗死组比较(mRS评分<4分占78.72%,4分≤mRS评分<6分占17.02%,死亡率占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mRS评分、手术时间窗、纤维蛋白原及DCVS痉挛程度均是SAH后DCVS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SAH并发DCVS应早诊断、早治疗并缩短手术治疗窗时间,术后关注患者血压、血凝等指标可降低预后DCI的发生,降低致残或致死的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预后
作者姓名:
张永亮;高鲁;杨金亮;王少华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阜阳 23600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永亮;高鲁;杨金亮;王少华-.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伴发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08):1027-1031
A类: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
B类:
SAH,伴发,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危险因素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后头,头颅,CTA,MRA,迟发性脑梗死,DCI,Fisher,II,下为,Hunt,Hess,手术时间窗,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宽度,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mRS,分占,痉挛程度,大脑中动脉血流,血流量,保护因素,早诊断,短手,治疗窗,血凝,低预后,致残
AB值:
0.209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