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行为仿真的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适老性重构——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
文献摘要:
空间人本主义强调城市空间开发的现实需求导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休闲绿地空间的营造需要切实解决适老性短板问题.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基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将"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与空间句法应用于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适老性仿真模拟及优化重构.结果表明:1)基于生理和心理特征,老年人群体对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具有选择性;2)绿地步行空间网络整合度与老年人群体分布和活动类型高度相关,整合度数值越高,老年人群体聚集程度越高,活动类型以社交集聚型为主;3)绿地步行空间视域的开合影响老年人群体的流动方向和停留选择,且老年人活动类型与视域空间复杂度及其变化程度紧密相关;4)绿地空间步行距离影响老年人空间感知能力,且多数老年人的感知能力较差,加强局域性步行空间网络功能集聚及服务是优化重构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重构提供基于行为仿真的空间智能优化预案,也可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网络适老性优化重构提供基于空间人本主义的治理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适老性重构;行为仿真;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泰;卫嫚;支钰婷;席建超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旅游系,江苏 苏州215123;苏州大学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江苏 苏州215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泰;卫嫚;支钰婷;席建超-.基于行为仿真的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适老性重构——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02):79-88
A类:
城市休闲绿地,步行空间网络,适老性重构
B类:
行为仿真,地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人本主义,城市空间,空间开发,需求导向,老龄化背景,下城,绿地空间,行为互动,互动理论,公共生活,PSPL,空间句法,仿真模拟,心理特征,老年人群体,整合度,群体分布,活动类型,交集,空间视域,开合,老年人活动,空间复杂度,步行距离,距离影响,空间感知能力,局域性,网络功能,功能集,网络重构,空间智能,智能优化,预案,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网络
AB值:
0.2284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