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模拟技术,从网络数据中挖掘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在TCMSP平台获取参苓白术散的有效成分、药物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IBS?D的疾病靶点后构建参苓白术散对IBS?D的完整调控网络,然后结合STRING数据库构建的PPI网络筛选出参苓白术散对IBS?D干预网络中潜在的最佳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与匹维溴铵进行对比筛选出干预网络中潜在的最核心化合物;分别利用DAVID和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参苓白术散干预IBS?D相关的基因本体功能及作用通路.结果:IBS?D疾病相关靶点共2724个;参苓白术散的活性化合物数量有184个,其中可作用于IBS?D的靶点为175个,筛选后得到PTGS2、ESR1、AR、MAPK14这4个潜在的最佳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得到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奈酚(kaempferol)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共4个最核心化合物.GO分析结果显示,与参苓白术散干预IBS?D过程相关的生物过程有92项,细胞组分有18项,分子功能有21项.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对IBS?D的干预的相关通路有172条.结论:参苓白术散对IBS?D的干预效果从靶点的数量和与靶点的结合容易程度上评估均优于匹维溴铵,其干预IBS?D过程可能与炎症、癌症及内分泌失调等相关反应和通路密切相关,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为干预网络中潜在的最核心化合物,PTGS2、ESR1、AR、MAPK14四个靶蛋白为干预网络中潜在的最佳靶点选项.
文献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肠易激综合征;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美华;张涛;赖冬萍;杨武;丁明健
作者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53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美华;张涛;赖冬萍;杨武;丁明健-.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2(06):443-452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参苓白术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分子对接模拟,模拟技术,网络数据,IBS,干预机制,TCMSP,有效成分,药物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调控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PPI,匹维溴铵,DAVID,Bioconductor,有效作用,通路富集分析,基因本体,作用通路,疾病相关,活性化合物,PTGS2,ESR1,MAPK14,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奈酚,kaempf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生物过程,相关通路,干预效果,内分泌失调,关反,靶蛋白,点选,选项
AB值:
0.2651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