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生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具有心律失常诊断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分类分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和良性心律失常组.分析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纳入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良性心律失常组111例.良性心律失常组胎龄长于、出生体质量大于、住院天数短于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患儿均存在重症感染.非良性心律失常组24例均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同时表现为3种以上心律失常6例(25.0%),表现为快慢心律失常交替出现18例(75.0%).非良性心律失常患儿均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抗感染10~14 d,18例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治疗,16例患儿予美托洛尔治疗,后2例改用普罗帕酮治疗.非良性心律失常组患儿随访至2020年12月未见非良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 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以快慢心律失常同时或交替出现多见,感染是发病的诱因,快慢心律失常同时或交替出现时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慎重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经过积极治疗其预后与良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
文献关键词:
非良性心律失常;新生儿疾病;感染
作者姓名:
吴海月;杨曦;苏瑛;王继秋;刘桂英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海月;杨曦;苏瑛;王继秋;刘桂英-.新生儿非良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2022(07):1002-1006
A类:
非良性心律失常
B类:
临床特点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医院住院,有心,心律失常诊断,临床分类,治疗及预后,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天数,重症感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上心,快慢,青霉素,头孢菌素,抗感染,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美托洛尔治疗,改用,普罗帕酮,常以,原发病,慎重,重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生儿疾病
AB值:
0.1662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