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华南块体中部上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文献摘要:
本文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华南流动地震台阵(HN Array)和国家地震台网记录的近场波形资料,分析华南块体上地壳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华南块体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整体表现为近东西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结合华北块体地震各向异性特征,推测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和菲律宾板块北西向俯冲作用,是中国大陆东部中上地壳各向异性的重要构造背景,导致中国大陆东部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应力特征.苏鲁—大别造山和江南造山带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发生明显区域性变化,揭示了块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局部复杂构造特征和应力分布特点.研究显示,各向异性观测结果会因地壳结构的多样性变得复杂,通过江汉盆地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揭示出盆地内存在不同尺度的应力场.研究认为,岩石组分对中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有重要贡献,华夏块体东部广泛存在的变质岩导致东西华夏块体各向异性偏振方向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上地壳;华南块体;扬子地块;华夏地块
作者姓名:
石玉涛;高原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玉涛;高原-.华南块体中部上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2(09):3268-3279
A类:
剪切波分裂,上地壳各向异性,地壳各向异性
B类:
华南块体,南流,地震台阵,HN,Array,家地,地震台网,近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各向异性特征,偏振方向,近东,东西向,最大主压应力,太平洋,洋板块,菲律宾,北西,俯冲作用,中国大陆,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应力特征,苏鲁,大别,江南造山带,复杂构造,构造特征,应力分布,地壳结构,变得复杂,江汉盆地,不同尺度,应力场,岩石组分,华夏块体,变质岩,西华,扬子地块,华夏地块
AB值:
0.2926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