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的关系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病变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纳入2013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152例。根据有无合并FSGS病变将其分为无FSGS组及有FSGS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生化及病理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肾间质病变积分、FSGS病变比例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SGS病变的关系。广义相加模型(GAM)用于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SGS病变的非线性关系。此外,对不同亚组间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SGS病变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调整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病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BMI、24 h尿蛋白、镜下血尿、血液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白蛋白、球蛋白、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肾间质萎缩纤维化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β2微球蛋白是FSGS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421,95%CI:1.002~2.014,P=0.049)。GAM分析发现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SGS病变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与FSGS病变的关系增强(OR 4.086,95%CI:1.512~11.043),而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未发现统计学关联(OR 1.007,95%CI:0.647~1.567, P=0.97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β2微球蛋白对于预测FSGS病变发生具有一定价值(AUC=0.668),最佳临界值为2.65 mg/L。与无高血压病史且血清β2微球蛋白<2.65 mg/L的IMN患者相比,有高血压病史且血清β2微球蛋白≥2.65 mg/L患者的FSGS病变发生风险增加3.7倍(OR 4.711,95%CI:1.732~12.812,P=0.002)。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与IMN患者的FSGS病变发生密切关联,在合并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血清β2微球蛋白对FSGS病变发生的影响增大。
文献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血清β2微球蛋白;危险因素;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玉;胡豪飞;韦宁荣;毕慧欣
作者机构:
541001 桂林医学院研究生院;546300 河池市人民医院肾内科;518037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546300 河池市人民医院肾内科;541001 桂林医学院研究生院;541001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玉;胡豪飞;韦宁荣;毕慧欣-.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的关系分析)[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22(05):249-257
A类: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
B类: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患者,微球蛋白,关系分析,IMN,FSGS,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河池市,医院住院,肾穿刺活检,人口学,肾间质,变积分,广义相加模型,GAM,非线性关系,高血压病,尿蛋白,镜下血尿,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析,最佳临界值,发生风险,合并高血压
AB值:
0.1226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