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军队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中热射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2021年3—11月收治的274例中暑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热射病组(n=92)与非热射病组(n=18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凝血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非热射病组比较,热射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时间是热射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凝血酶时间判断热射病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可信区间0.63~0.76,P<0.001).取凝血酶时间为17.4 s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次为0.61和0.70.当凝血酶时间>17.4 s时,热射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时间>17.4 s是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中暑;热射病;凝血酶时间;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钟林翠;宋景春;高燕;李庆华;李海玲;宋青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 重症医学科,江西 南昌330002;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辽宁 沈阳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重症医学科,河南驻马店46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山东 青岛26607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重症医学科,海南 三亚572013
引用格式:
[1]钟林翠;宋景春;高燕;李庆华;李海玲;宋青-.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危险因素分析)[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2(02):97-99,104
A类:
B类:
中暑,生热,热射病,病危,危险因素分析,军队医院,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基础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凝血指标,统计学分析,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断热,可信区间
AB值:
0.1789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