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早期(术后1~14 d)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60例)与有效止血组(180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出血组患者门静脉直径显著长于有效止血组,重度静脉曲张、肝功能分级C级、有红色征、有原发性肝癌、有中大量腹水、行脾切除术并分流术、静脉曲张血管数量>2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有效止血组;再出血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长于有效止血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高于有效止血组,血小板计数(PLT)显著低于有效止血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直径长、重度静脉曲张、肝功能分级C级、有红色征、有原发性肝癌、有中大量腹水、行脾切除术并分流术、静脉曲张血管数量>2、PT长、血清AST水平高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062、19.011、2.699、8.998、1.723、2.199、11.450、13.053、3.522、23.173,均P<0.05).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风险较高,危险因素包括门静脉直径长、重度静脉曲张、肝功能分级C级、有红色征、有原发性肝癌、有中大量腹水、行脾切除术并分流术、静脉曲张血管数量>2、PT长、血清AST水平高,临床可据此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与干预措施,以避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再出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科苇
作者机构:
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四川 绵阳 6210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科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14):122-125
A类:
B类: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止血,门静脉直径,肝功能分级,红色征,原发性肝癌,大量腹水,脾切除术,分流术,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清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再出血风险,性治疗,术后早期,肝硬化
AB值:
0.1224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