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动全髋关节置换在高脱位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双动全髋关节置换在高脱位风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4例高脱位风险患者.初次置换2例:1例为脑梗死后遗症,左侧上下肢瘫痪,左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为小儿麻痹症,右股骨颈骨折行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2例:1例为脑梗死后遗症,左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脱位,行双动全髋关节翻修术;1例为三期梅毒性关节炎,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脱位,行双动全髋关节翻修术后1个月再次脱位,再行双杯双动全髋关节翻修术.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2个月.4例髋关节均恢复稳定,未发生脱位.1例由于左侧肢体长期屈曲痉挛畸形,术后仍然不能行走,但可在床上和坐轮椅随意活动;3例可以行走,均有跛行.结论 采用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脱位风险患者具有关节稳定性好、减少术后脱位等优点.
文献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脱位;双动杯;翻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孔足;蒋玮;张利锋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安徽 合肥 2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孔足;蒋玮;张利锋-.双动全髋关节置换在高脱位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骨科杂志,2022(05):630-633
A类:
双动杯
B类:
双动全髋关节,脱位,脑梗死后遗症,上下肢,下肢瘫痪,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内固定失败,后行,小儿麻痹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三期,梅毒,关节炎,再行,双杯,侧肢,体长,屈曲,痉挛,能行,坐轮椅,跛行,关节稳定性
AB值:
0.1352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