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电图ST段压低、QTc、QTd及投影间夹角有助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后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2例CHF且行CRT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术后随访3年,依据随访终点情况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77例.CRT术前完善所有患者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比较2组患者ST段压低、QTc、QTd、投影间夹角(TMD)及QRS波时限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CRT治疗预后的因素;绘制心电图指标对CHF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心电图ST段压低、QTc、QTd及TMD对CHF患者CRT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的病程、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并发心房颤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径(LVD)及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病例心电图具有明显更高的ST段压低、QTc、QTd及TMD(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NYHA分级、心房颤动、ST段压低、QTc、QTd、TMD、LVEF、LVD及LAD均是CHF患者CRT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TMD具有最大的预测效能,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约登指数为0.61;其次为QTd,AUC为0.817,约登指数为0.44;ST段压低的AUC为0.748,约登指数为0.41;最低为QTc,AUC为0.724,约登指数为0.36.结论:心电复极参数ST段压低、QTc、QTd及TMD异常增加均提示CHF患者CRT治疗预后效果较差.
文献关键词:
心肌复极;心电图;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可斌;史超;寻增艳;陈红磊;韩丹丹;刘曙杰;焦守海;王均志
作者机构: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青岛 266109;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山东济南 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可斌;史超;寻增艳;陈红磊;韩丹丹;刘曙杰;焦守海;王均志-.心电图ST段压低、QTc、QTd及投影间夹角有助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后)[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04):301-304
A类:
心脏同步化治疗,心肌复极异常
B类:
ST,压低,QTc,QTd,夹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异常心电图,CHF,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预测价值,病历资料,术后随访,心脏彩超,TMD,QRS,时限,治疗预后,心电图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纽约,NYHA,心房颤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LVD,左心房内径,LAD,预测效能,约登指数,电复,预后效果
AB值:
0.1710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