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IL-34基因敲除对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IL-34基因敲除对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只6周龄SPF级雄性C57BL/6野生型(WT)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WT组(WT小鼠)和KO组(IL-34-/-小鼠),每组10只.通过连续称量记录14周两组的体质量,观察IL-34基因敲除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结肠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法检测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评估IL-3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在Caco-2细胞(人结直肠腺癌细胞)中观察IL-34对ZO-1和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 KO组与WT组在14周内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WT组和KO组的结肠均无明显损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KO组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均较低(P均<0.05).KO组的血清FITC-dextran水平显著高于WT组(P<0.05).与WT组比较,KO组的结肠组织中ZO-1 mRNA和Occlud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P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IL-34可上调Caco-2细胞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结论 IL-34基因敲除可增高结肠黏膜的通透性,这可能是通过调控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的表达实现的.
文献关键词:
IL-34;黏膜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琴;李文文;刘渊
作者机构: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琴;李文文;刘渊-.IL-34基因敲除对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J].国际消化病杂志,2022(02):120-125
A类:
B类:
基因敲除,肠黏膜通透性,相关机制,周龄,SPF,C57BL,野生型,WT,KO,称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real,qPCR,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Occludin,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素标记,葡聚糖,FITC,dextran,Caco,结直肠腺癌,癌细胞,内体,染色结果,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可上
AB值:
0.1869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