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镇痛效果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54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ESP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维持相同的麻醉深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40~6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术后1 h、6 h、12 h、24 h和48 h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48 h镇痛泵的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瑞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736.0±133.7)μg比(1 143.2±198.9)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 h、6h、12 h和24 h的NRS评分为(0.7±0.7)分、(1.1±0.8)分、(2.2±0.7)分和(3.9±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0.8)分、(2.9±0.8)分、(3.7±0.9)分和(4.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4 h观察组镇痛泵的按压次数为(1.4±0.9)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5±1.7)次,也显著少于本组24~48 h的(8.1±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6例(8.2%)、呕吐2例(2.7%),对照组术后发生恶心18例(22.2%)、呕吐9例(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镇痛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ESP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安全性高,且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文献关键词:
超声引导;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元朝;张海静;朱长真;刘芳;张啸飞;张欢
作者机构:
102218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麻醉科;102218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胃肠外科;102218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疼痛科;102218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统计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元朝;张海静;朱长真;刘芳;张啸飞;张欢-.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镇痛效果的研究)[J].北京医学,2022(01):40-43
A类:
B类:
超声引导下,下单,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镇痛,镇痛效果,erector,spinae,plane,ESP,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择期,麻醉深度,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BIS,术中麻醉,麻醉药物,疼痛评分,评分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6h,恶心,术后镇痛,镇痛满意度,单纯全身麻醉,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疼痛
AB值:
0.2339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