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大黄治疗脑水肿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大黄对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获取大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寻找大黄靶基因,并与GeneCards、OMIM及TTD等数据库筛选得到的脑水肿疾病靶点,通过建立药物靶基因与疾病靶点venn图寻找共有基因靶点;运用Bisogent对共有基因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运用拓扑方法分析关键靶点及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中的关键成分.通过Metascape对共有基因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构建靶点-疾病-通路关联图,揭示高频药物治疗脑水肿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通过TCMSP获得大黄30种活性成分,113个靶点;脑水肿疾病靶点1 691个,二者共同靶点共45个,其中较为关键的活性成分包括2-羟基丙酸、芦荟大黄素、β-谷甾醇、L-羟基丁酸、泽兰黄醇等;关键靶点包括HSP90AA1、APP、ESR1、CUL3、HSP90AB1、XPO1、EGFR等.涉及的传导途径主要包括癌症蛋白多糖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结论 研究表明大黄治疗脑水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相关.
文献关键词:
脑水肿;大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薄晗;赵晓平;范小璇;于娟;张梦洁;孙雯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7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薄晗;赵晓平;范小璇;于娟;张梦洁;孙雯-.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大黄治疗脑水肿作用机制)[J].中国中医急症,2022(06):950-954
A类:
Bisogent
B类:
网络药理学,脑水肿,方法探究,治疗作用,系统药理学,药理学分析,分析平台,平台数据,TCMSP,活性成分,作用靶点,Uniprot,靶基因,GeneCards,OMIM,TTD,选得,venn,基因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关键靶点,靶点网络,关键成分,Metascape,关联图,高频药物,潜在作用,分包,丙酸,芦荟大黄素,谷甾醇,基丁,丁酸,泽兰,HSP90AA1,ESR1,CUL3,HSP90AB1,XPO1,EGFR,传导途径,蛋白多糖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作用通路,明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AB值:
0.3871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