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跟腱病理改变与超微结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断裂跟腱组织形态学与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跟腱微创缝合技术治疗的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5例,其中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9~50(35.1±9.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8(5.6±1.8)h.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18~50 (35.5±6.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5(7.5±3.1)h.于术前4~6 h通过肉眼观察及足踝部MRI比较两组患者跟腱组织断端的大体外观和影像学表现;于术后1~2 d对术中跟腱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扫描及透视电镜、免疫组化(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比较两组跟腱组织的胶原纤维变性及局部脂肪浸润情况,胶原纤维走行及细胞形态、功能情况,Ⅰ型胶原纤维(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纤维(collagenⅢ)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与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组相比,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跟腱组织弹性差、质地偏硬,中度水肿,跟腱断端形态不规则,呈马尾状且断端周围有较多钙化灶.HE染色结果: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跟腱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有玻璃样变及脂肪侵润.电镜检查结果: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胶原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萎缩.免疫组化(天狼星染色)结果:急性开放性跟腱断裂组和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Ⅰ型胶原占比分别为(91.12±4.34)%及(54.71±17.78)%,Ⅲ型胶原占比分别为(8.88±4.34)%及(45.29±17.78)%,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Ⅰ型胶原含量低于急性闭开放跟腱断裂组,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组(P<0.05).结论:急性闭合性断裂跟腱形态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原本精细有序的空间结构无法维持,部分Ⅰ型胶原被Ⅲ型胶原替代,肌腱组织的韧性和强度下降,这是跟腱退行性变的重要特征,是闭合性跟腱断裂重要病理基础.
文献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形态学;组织学;超微结构
作者姓名:
黄鑫;苏柯;柳嘉伟;姜钰;朱颖波;王晓宁;吴克俭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学部,北京 10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鑫;苏柯;柳嘉伟;姜钰;朱颖波;王晓宁;吴克俭-.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跟腱病理改变与超微结构研究)[J].中国骨伤,2022(01):5-10
A类:
B类: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跟腱病,病理改变,结构研究,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变化,回顾分析,微创,缝合技术,急性跟腱断裂,受伤,手术时间,肉眼,足踝部,影像学表现,组织标本,HE,免疫组化,天狼星,胶原纤维,脂肪浸润,细胞形态,collagen,马尾,多钙,钙化灶,染色结果,电镜检查,原排,成纤维细胞,形态组织学,肌腱,退行性变,病理基础
AB值:
0.1578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