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膳食炎症指数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湿热证的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膳食炎症指数(DII)与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湿热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本中心CKD 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医辨证分型、饮食习惯,并计算其DII评分.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索DII与湿热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92例,根据辨证情况分为湿热组(n=29)和非湿热组(n=63).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血肌酐、尿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hs-CRP存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组的DII评分高于非湿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湿热组和非湿热组之间的饮食炎症特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湿热证与DII评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14,P=0.041).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后行偏相关分析,二者之间仍然存在正相关关系(r=0.250,P=0.018).进一步将DII评分作为协变量,将CKD 5期患者是否出现湿热证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DII评分是CKD 5期患者是否出现湿热证的重要影响因素(粗略OR=1.16,95%CI:1.01~1.32,P=0.031).对湿热证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校正后,在不纳入实验室指标的情况下,DII是CKD 5期患者出现湿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95%CI:1.03~1.36,P=0.022).结论:DII评分是CKD 5期患者出现湿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食炎症特性倾向于促炎饮食者,更容易出现湿热证.
文献关键词:
膳食炎症指数;慢性肾脏病;湿热证
作者姓名:
吴禹池;陈国伟;曾贵兴;林启展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透析科 广州 510120
引用格式:
[1]吴禹池;陈国伟;曾贵兴;林启展-.膳食炎症指数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湿热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05):396-399
A类:
饮食炎症
B类:
膳食炎症指数,慢性肾脏病,湿热证,DII,CKD,横断面研究,中医辨证分型,饮食习惯,统计学方法,方法探索,血肌酐,面差,BNP,hs,特性比,秩相关分析,后行,偏相关分析,分作,协变量,因变量,粗略,相关影响因素,实验室指标,促炎饮食,食者
AB值:
0.1731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