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优化脑卒中后行走康复策略:从助行训练到脑-肢体协同治疗
文献摘要:
脑卒中后恢复行走功能是患者及家属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神经康复领域的专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加速脑卒中后行走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从针对瘫痪肢体(外周器官)采用的各种中医技术(如肢体针灸、手法等)和现代康复技术(如神经发育疗法、助行功能性电刺激、行走踏车、助行机器人等),到针对病灶脑部(中枢器官)采用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头部针灸等).大量的临床循证研究在证据的不同等级上证明了这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借助于20世纪90年代脑的10年研究成果,针对脑卒中后改善行走功能的康复治疗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由离散的针对单一靶器官(如肢体或脑部)逐渐发展为结合脑部和肢体的多靶点治疗或模式化治疗,由此催生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即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本文围绕优化脑卒中后行走康复策略这一主题,简要介绍这种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的概念,重点介绍与改善脑卒中后行走功能有关的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的几种优化组合,结合相关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为佐证,藉此引起国内脑卒中康复专业人员对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的重视,在脑卒中后改善行走功能的康复治疗中加以积极的应用,开展类似的相关研究,并将这种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推广到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拓展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从脑卒中康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脑卒中后下肢康复的策略应围绕高效地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因此,早期介入以行走为核心的"无错法学习"的康复策略应贯彻脑卒中下肢康复的全过程.外周向中枢输入的行走模式正确,中枢输出的行走指令才有可能正确,而脑-肢体协同治疗是实现这一闭环的有效保障.
文献关键词:
脑卒中;行走模式;脑-肢体协同治疗;无错法学习;康复策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燕铁斌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燕铁斌-.优化脑卒中后行走康复策略:从助行训练到脑-肢体协同治疗)[J].康复学报,2022(01):6-9
A类:
助行功能性电刺激,无错法学习
B类:
脑卒中后,后行,康复策略,练到,协同治疗,行走功能,家属,康复治疗,神经康复,瘫痪,中医技术,体针,针灸,现代康复技术,神经发育疗法,助行机器人,脑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循证研究,不同等级,上证,借助于,善行,靶器官,多靶点,靶点治疗,模式化,催生出,治疗模式,优化组合,临床应用研究,佐证,藉此,脑卒中康复,康复专业,专业人员,模式推广,上肢功能恢复,下肢康复,早期介入,行走模式
AB值:
0.2129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