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时间护理框架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高致死率、致残率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导致寿命减少的首位疾病,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达270万,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较2010年将升高约50%[1-2].脑卒中后约有70%的患者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限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3].约有1/3-1/2的偏瘫患者3个月后遗留有下肢步行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影响较大,提高患者独立性步行能力是促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目的之一[4].传统步行训练仅强调下肢肌力、关节活动度、步态、协调等,很多患者早期住院期间康复治疗时间和项目随机安排,忽略治疗效果与患者心理情况、疾病转归和配合度有很大的相关性,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5].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指出,持续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潇珺;叶献聪;卢丹婵;胡筱燕
作者机构: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2;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潇珺;叶献聪;卢丹婵;胡筱燕-.基于时间护理框架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05):674-677
A类:
B类:
时间护理,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高致死率,致残率,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脑卒中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偏瘫患者,后遗,留有,生活活动能力,心理影响,步行能力,回归家庭,步行训练,调下,下肢肌力,关节活动度,步态,住院期间,康复治疗,治疗时间,心理情况,疾病转归,配合度,临床实践指南,生存质量
AB值:
0.334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