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KASP)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和基因测序法测定聚集素基因多态性(rs11136000和rs9331888位点基因亚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结果 2组基因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F值分别为0.439和0.546,P>0.05),2组基因型分布频率达到基因遗传平衡标准,可体现人群基因分布情况,样本具有代表性,且观察组聚集素基因rs11136000位点T T基因型(1.14%)、T G基因型(32.95%)和T等位基因(43.18%)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50.00%、60.00%,而GG基因型(65.91%)和G等位基因(97.73%)分布频率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 和88.33%(P<0.05).观察组聚集素基因rs9331888位点CC,CG,GG基因型和C,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合并糖尿病史和高脂血症史的比例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与糖尿病史、总胆固醇水平、高脂血症史密切相关(P<0.05),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甘油三酯水平、婚姻状况、心律失常史、心肌梗死史、贫血史等因素无关(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1.677,95%CI=1.083~2.596)、总胆固醇水平(OR=1.587,95%C I=1.041~2.419)、携带GG基因型(OR=2.812,95%C I=1.341~5.900)、携带G等位基因(OR=2.863,95%C I=1.411~5.810)是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聚集素基因rs11136000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相关,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体内聚集素基因rs11136000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较高,可为临床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聚集素基因;基因多态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玥;卢杉;张鹏
作者机构:
150002 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150002 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医学影像科;150002 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老年神经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玥;卢杉;张鹏-.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2(03):215-219
A类:
聚集素基因,rs9331888
B类:
基因多态性,脑卒中后,本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健康者,竞争性,等位基因,因特,聚合酶链反应,Kompetitive,allele,specific,polymerase,chain,reaction,KASP,基因分型检测,基因测序,定聚,rs11136000,基因亚型,基因分布频率,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基因型分布,基因遗传,遗传平衡,可体,GG,CC,CG,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总胆固醇,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冠心病史,甘油三酯,婚姻状况,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贫血,内聚,早期识别
AB值:
0.175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