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茎尖法转基因棉花植株真实性鉴定方法探究
文献摘要:
棉花茎尖转化法具备不受基因型限制、转化周期短的优点,是理想的棉花转化体系,但据报道其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普遍存在遗传不稳定、高代植株基因丢失的现象.以陆地棉TM?1品种为受体材料,利用茎尖转化法将DsRed2载体转入棉花,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16株抗性植株,进一步PCR扩增靶基因,获得6株DsRed2基因片段PCR检测为阳性的植株,初步判断该6株为茎尖转化法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但经紫外照射,6个转基因植株均未检测到红色荧光.对其进行靶基因RT?PCR,发现DsRed2基因在6个转基因植株中仅有极低量的表达或无表达.进一步对DsRed2载体的非T?DNA片段,即载体骨架部分进行PCR以及植株内生菌培养检测,结果表明,6个转基因植株均含有完整的DsRed2载体,植株可培养出含有完整载体的内生菌,且内生菌经农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片段PCR检测结果为阳性,推测由于茎尖侵染形成农杆菌与植株共生关系,造成假阳性株的现象,进而导致高代转基因植株基因丢失、遗传不稳定的现象.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茎尖法转基因棉花植株真实性的鉴定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棉花;茎尖转化;假阳性植株;鉴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肖荣;魏云晓;王远;孟志刚;梁成真;陈全家;张锐
作者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荣;魏云晓;王远;孟志刚;梁成真;陈全家;张锐-.茎尖法转基因棉花植株真实性鉴定方法探究)[J].生物技术进展,2022(01):83-89
A类:
茎尖转化,假阳性植株
B类:
转基因棉,棉花,真实性鉴定,鉴定方法,方法探究,花茎,转化法,基因型,周期短,转化体,转基因植株,陆地棉,TM,受体材料,DsRed2,转入,卡那霉素,靶基因,初步判断,紫外照射,未检,红色荧光,体骨,内生菌,可培,农杆菌,16S,核糖体,rRNA,侵染,共生关系,代转
AB值:
0.24447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