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强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真性球麻痹患者42例,随机分为假刺激组、低强度组、高强度组,每组14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假刺激组予以假性tDCS刺激,低强度组予以1 mA tDCS电刺激,高强度组予以2 mA tDCS电刺激;均为20 min/次,5次/周,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纤维内镜下吞咽困难严重程度量表(FEDSS)、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分和表面肌电(sEMG)数据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治疗后,低强度组和高强度组的FEDSS评分低于假刺激组(均P<0.05),且高强度组低于低强度组(均P<0.05);低强度组和高强度组的MMASA评分和sEMG平均肌电值均高于假刺激组(均P<0.05),且高强度组高于低强度组(P<0.05).结论:低强度、高强度tDCS电刺激均可改善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且高强度刺激疗效可能优于低强度刺激.
文献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作者姓名:
孙莉;王舒;沈晓艳
作者机构:
长江航运总医院康复科 武汉 430010
引用格式:
[1]孙莉;王舒;沈晓艳-.不同强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0):587-590
A类:
真性球麻痹,FEDSS
B类:
不同强度,经颅直流电刺激,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疗效观察,tDCS,入选标准,低强度,吞咽康复训练,假性,mA,纤维内镜,内镜下,吞咽困难,困难严重,程度量,吞咽能力,能力评估,评估量表,MMASA,表面肌电,sEMG
AB值:
0.1744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