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手针和不同刺激参数电针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疗效差异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手针及不同刺激参数下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疗效差异,筛选针刺治疗UC的最佳干预方法及刺激参数.方法 5%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水诱导小鼠建立UC模型,选取双侧"天枢"穴、双侧"上巨虚"穴进行针刺干预.实验1:在实验第7~11天对小鼠进行针刺干预,每次干预15分钟.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治疗;治疗组分别为电针1组(疏密波,2/100 Hz,0.3 mA)、电针2组(疏密波,2/100 Hz,0.6 mA)、电针3组(疏密波,2/100 Hz,0.9 mA)、电针4组(连续波,100 Hz,0.9 mA)、手针组.实验2:在实验第3~11天对小鼠进行针刺干预,每次干预15分钟.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治疗;治疗组分别为电针1组(疏密波,2/100 Hz,第3~6天:0.3 mA,第7~11天:0.9 mA)、电针2组(疏密波,2/100 Hz,0.3 mA)、电针3组(疏密波,2/100 Hz,0.9 mA)、手针组.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9,MMP9)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1中电针1组、电针3组小鼠结肠长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均P<0.05),其中电针3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且结肠组织炎性浸润减轻,其他组未见明显差异.实验2中电针2组、电针3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两组DAI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1;P<0.05),结肠组织中TNF-α、MPO、MMP9表达下降,但电针3组小鼠结肠长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损伤较轻.电针治疗UC的疗效优于手针,疏密波疗效优于连续波,频率2/100 Hz疗效优于100 Hz,2/100 Hz下0.9 mA疗效优于0.3 mA、0.6 mA.结论 针刺治疗UC小鼠的最佳干预方式为电针,最佳刺激参数为0.9 mA、2/100 Hz、疏密波.
文献关键词:
针刺;电针;刺激参数;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髓过氧化物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
作者姓名:
李晓璐;贾文睿;吴小丽;冯玉音;蒋海旭;黄玉娇;刘鑫;岳炳南;臧颖颖;袁静云;刘清国
作者机构: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晓璐;贾文睿;吴小丽;冯玉音;蒋海旭;黄玉娇;刘鑫;岳炳南;臧颖颖;袁静云;刘清国-.手针和不同刺激参数电针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疗效差异研究)[J].环球中医药,2022(06):949-957
A类:
B类:
手针,刺激参数,电针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小鼠,疗效差异,差异研究,ulcerative,colitis,UC,模型小鼠,针刺治疗,干预方法,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饮水,天枢,上巨虚,行针,疏密波,mA,连续波,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DAI,苏木,木精,伊红,染色法,结肠组织,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tumor,necrosis,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ase,MMP9,肠长,组织损伤,较轻,电针治疗,于连,干预方式
AB值:
0.219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