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河南中部一次持续性大雾成因及污染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河南中部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高层环流平直有小槽东移,低层受西南气流控制,地面均压场,是此次大雾形成的环流背景;大雾日08时逆温层顶温度与气温之差>3℃,逆温层顶达925 hPa;近地层由下沉运动转为上升运动,地面水汽通量大于1 g·cm-1·hpa-1·s-1,对预报大雾的开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T-Td≤1.8℃,U>87%,风向偏东、偏南,风速2 m·s-1左右有利于大雾的生成维持;大雾期间,CO、NO2浓度有所增加,颗粒物、SO2浓度下降,风、大气的垂直运动、太阳辐射等对污染物的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持续性大雾;边界层特征;物理量;污染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姝霞;吕哲源;王君;陶勇
作者机构:
开封市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475000;开封市气象局,河南 开封475000;河南省气象学会,河南 郑州450003;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 郑州450003;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姝霞;吕哲源;王君;陶勇-.河南中部一次持续性大雾成因及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04):45-49
A类:
B类:
南中,持续性大雾,污染特征,自动站,NCEP,再分析资料,雾天,天气过程,平直,东移,低层,气流控制,均压,压场,环流背景,雾日,逆温层,hPa,近地层,上升运动,地面水,水汽通量,hpa,指示意义,Td,偏东,偏南,NO2,颗粒物,SO2,垂直运动,太阳辐射,边界层特征,物理量
AB值:
0.4692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