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鼠脊髓源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同步培养及鉴定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可同时得到小鼠脊髓源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方法.方法 显微镜下剥离胎鼠脊髓,剪碎后经机械吹打、自然沉降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瓶,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得到混合胶质细胞;当细胞汇合度>90%时,采用恒温定轨摇床振荡结合传代除杂的方法获得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纯化前后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标志物GFAP(星形胶质细胞)、CD11 b(小胶质细胞)并鉴定其纯度.结果 本方法通过一次操作,同时获得了2种脊髓源的胶质细胞,得到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正常,活力好,可在1~2d铺满培养瓶底,细胞阳性率>97%;得到的小胶质细胞呈多分枝状,细胞间相互交织成网状,细胞阳性率>97%;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P1星形胶质细胞和P0小胶质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的阳性细胞、细胞核为蓝色荧光.结论 采用可在较恒温定轨摇床振荡结合传代除杂的方法短时间(6~9 d)内同时获得2种高纯度的胶质细胞.
文献关键词:
脊髓;胎鼠;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雪;黄彩云;袁佳钰;付雅芬;马佳雪;杨洁;张前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陕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雪;黄彩云;袁佳钰;付雅芬;马佳雪;杨洁;张前-.小鼠脊髓源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同步培养及鉴定)[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04):433-438
A类:
B类:
脊髓,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培养方法,显微镜下,胎鼠,吹打,自然沉降,细胞悬液,多聚赖氨酸,包被,胎牛血清,DMEM,高糖,养得,汇合,恒温,摇床,传代,除杂,光学显微镜,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GFAP,CD11,2d,铺满,瓶底,分枝,相互交织,交织成,P1,P0,阳性细胞,细胞核,蓝色,高纯度,原代培养
AB值:
0.2895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