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影像学检查在腹膜后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及相关专家共识解读
文献摘要:
腹膜后肿瘤是指原发于腹膜后间隙(包括骶前及盆底间隙,在实体腹膜后器官外)的肿瘤,发病率为(0.5~1.0)/10万.腹膜后间隙解剖部位较深,肿瘤组织类型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病人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以致腹膜后肿瘤被发现时多为中晚期.肿瘤广泛浸润周围组织,术后易复发转移,因此,腹膜后肿瘤在诊断、治疗方面均存在极大的挑战.影像学检查在腹膜后肿瘤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将从腹膜后肿瘤的专家共识、影像学诊断思路、PET/CT检查以及影像引导下微创诊疗四个方面介绍影像学在腹膜后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文献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医学影像学;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超声;共识解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玉芹;石洪成;季正标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核医学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超声科,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玉芹;石洪成;季正标-.影像学检查在腹膜后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及相关专家共识解读)[J].外科理论与实践,2022(06):511-516
A类:
B类:
影像学检查,腹膜后肿瘤,专家共识,共识解读,发于,腹膜后间隙,盆底,解剖部位,肿瘤组织,组织类型,中晚期,周围组织,复发转移,临床价值,影像学诊断,诊断思路,PET,影像引导,微创,医学影像学,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
AB值:
0.2371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