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身振动训练在儿童康复的应用
文献摘要:
全身振动训练(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是一种神经肌肉训练方法,主要包含振动频率、振动强度和振动方式三个参数调控.训练过程中训练者站立、坐或半蹲在振动平台上,平台通过对人体施加振动波(通常使用5~60 Hz频率),刺激肌肉纺锤体和a运动神经元等感受器,使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产生适应性反应进而提高部分身体功能[1].早在1965年,Hagbarth等[2]就发现机械振动刺激会引起肌腹和肌腱的收缩性反应,并推广应用成为运动员训练的常用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WBV还与骨密度、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步行速度、代谢和激素水平等生理参数有关[3],当躯体进行WBV时,可激活骨骼肌肉、调动神经反射通路、增加机体合成激素分泌[4-5],近年来WBV已单独或与其他干预措施联合应用于儿童,特别是运动障碍儿童康复,然而支持这种方法的证据有限.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WBV在儿童康复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期为WBV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儿童康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赢丹;马丙祥;孔亚敏;蔡婷婷;谷双龙;张晓蒙
作者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赢丹;马丙祥;孔亚敏;蔡婷婷;谷双龙;张晓蒙-.全身振动训练在儿童康复的应用)[J].中国康复,2022(06):367-370
A类:
Hagbarth
B类:
全身振动训练,儿童康复,Whole,body,vibration,training,WBV,神经肌肉训练,训练方法,振动频率,参数调控,训练过程,训练者,站立,动平台,振动波,纺锤体,运动神经元,感受器,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适应性反应,分身,身体功能,机械振动,振动刺激,肌腱,收缩性,运动员训练,常用方法,骨密度,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步行速度,激素水平,生理参数,躯体,可激活,骨骼肌,激素分泌,联合应用,运动障碍,障碍儿童,国内外研究现状
AB值:
0.407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