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胃镜下病理改变与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的关系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该地区的流行状况及Hp抗体分型与胃镜下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Hp抗体检测的患者705例,其中男性389例,女性316例,年龄13~88岁.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的4种抗体,根据性别和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30、31~≤40、41~≤50、51~≤60、61~≤70、≥71岁组)两两比较HpⅠ型和Ⅱ型的感染率.根据胃镜诊断结果分为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糜烂、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组,比较各组间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统计胃镜下各病理改变的HpⅠ型中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protein,CagA)、空泡毒素基因(vacuolating cytotoxin gene,VacA)、CagA+VacA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Hp总感染率为60.6%,且Ⅰ型Hp感染率高于Ⅱ型(χ2=188.686,P=0.000).男性Hp感染率(59.4%)与女性(6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475);同年龄组内HpⅠ型感染率与Ⅱ型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Ⅰ型阳性率最高(60.0%),食管炎组Ⅱ型阳性率最高(17.5%),同组Ⅰ型阳性率与Ⅱ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镜下病理改变的Ⅰ型感染中CagA、VacA抗体的表达,胃癌组CagA抗体阳性率最高(70.6%),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组VacA抗体阳性率最高(17.0%),食管炎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最高(52.0%).结论:Hp感染是导致大部分胃部疾病的关键原因,Ⅰ型感染率更高,致病性更强,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Hp感染类型.
文献关键词: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胃镜下病理改变
作者姓名:
刘庆华;李真;张晓伟;张新焕;张红
作者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 泰安 271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泰安 271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泰安 271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山东 泰安 2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庆华;李真;张晓伟;张新焕;张红-.胃镜下病理改变与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的关系分析)[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2(04):313-316
A类:
胃镜下病理改变,CagA+VacA
B类:
血清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关系分析,Helicobacter,pylori,Hp,流行状况,胃镜检查,并同,抗体检测,中男,免疫印迹法,感染率,诊断结果,浅表性胃炎,糜烂,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胃癌,cytotoxin,associated,protein,空泡毒素,毒素基因,vacuolating,gene,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胃部疾病,致病性,感染类型
AB值:
0.1847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