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术中阿托品的预防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术中应用阿托品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酒泉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的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心室颤动将患者分为心室颤动组和无心室颤动组.观察组患者在行急诊PCI手术过程中均静脉注射足量阿托品,对照组则不给予阿托品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反复缺血性心绞痛、猝死、无复流、心室颤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心室颤动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后,观察组患者无复流、心室颤动、反复缺血性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χ2=5.976、8.253、5.342、5.021、4.472,P<0.05).对心室颤动组和无心室颤动组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既往心肌梗死史、β阻滞药、阿司匹林、入院时血钾水平、PCI术前心室颤动、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术前TIMI血流0级、术中使用阿托品、既往QRS时限、入院时ST段偏移总和>1500μV、入院时STmax>300μV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438、4.041、4.438、2.407、4.438、4.299、5.393、8.914、4.379、4.093、8.143、2.064、4.158、3.934,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包括ST偏移总和>1500μV、STmax>300μV、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术前TIMI血流0级、左主干病变、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360 min、PCI术前心室颤动、既往心电图QRS时限延长、既往心肌梗死史、伴右心室心肌梗死;而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的的保护因素包括使用β阻滞药、阿司匹林、入院时血钾水平偏高、术中使用阿托品[OR(95%CI)=6.562(2.171~13.365)、4.258(2.372~10.447)、3.267(1.683~6.976)、2.736(1.058~4.125)、2.288(1.291~4.389)、3.382(2.379~4.681)、3.825(1.649~6.813)、1.078(1.011~1.109)、1.651(1.020~3.009)、6.957(3.719~10.618)、0.653(0.372~0.938)、0.371(0.282~0.628)、0.481(0.180~0.819)、0.734(0.541~0.912),均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众多,术中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阿托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常永茂;席银娟;刘昕;樊欣;赵生环
作者机构:
735000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常永茂;席银娟;刘昕;樊欣;赵生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术中阿托品的预防效果)[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02):32-36
A类:
STmax
B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室颤动,危险因素分析,阿托品,预防效果,PCI,术中应用,酒泉市,死行,无心,手术过程,静脉注射,足量,非致命,致命性,缺血性,心绞痛,猝死,无复流,不良事件,预防性应用,心电图,阿司匹林,入院时,血钾,症状发作,作到,球囊扩张,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右心室,TIMI,QRS,时限,总和,面差,保护因素,高手,手术安全性
AB值:
0.1412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