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影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正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局的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行正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2日至2018年8月8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CCTA检查并在30 d内行正向PCI治疗的冠状动脉CTO患者共108例(男88例),116处CTO病变.根据正向PCI治疗结局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基线资料、靶病变CCTA及CAG特征,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正向CTO-PCI治疗失败的因素.结果 116处CTO病变正向成功开通81处(69.8%).与成功组相比,失败组在闭塞段直径[(2.8±0.8)mm vs.(3.4±1.0)mm,P<0.001]、负性重构(42.9%vs.23.5%,P=0.035)、非左前降支(71.4%vs.50.6%,P=0.038)、闭塞段迂曲(25.7%vs.7.4%,P=0.017)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表明,CTO直径为2.95 mm是预测CTO正向PCI治疗结局的最佳临界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O直径小于2.95 mm(OR=9.129,95%CI:3.102~26.863,P<0.001)、非左前降支(OR=2.807,95%CI:1.033~7.632,P=0.043)、闭塞段迂曲(OR=5.021,95%CI:1.350~18.674,P=0.016)为正向CTO-PCI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TO病变患者正向PCI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为病变直径小于2.95 mm、非左前降支以及闭塞段迂曲.当闭塞段存在2个以上因素时,建议尽早尝试逆向PCI治疗.
文献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作者姓名:
陈俊邦;杨粤龙;曹希明;王慧敏;冉鹏;杨峻青;李光;刘辉
作者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科,广州510080;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心内科,广州510080
引用格式:
[1]陈俊邦;杨粤龙;曹希明;王慧敏;冉鹏;杨峻青;李光;刘辉-.影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正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局的因素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2(06):513-519
A类:
B类: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结局,chronic,total,occlusion,CTO,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tion,PCI,临床特点,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及冠,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图像特征,内行,局分,治疗失败,开通,负性,左前降支,迂曲,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最佳临界值,预测因子,变直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AB值:
0.200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