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侧支循环形成预测因素及其对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侧支循环对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CTO-PCI)的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CAG确诊为CTO的患者共230例,选择其中成功开通闭塞血管的患者111例纳入预后分析.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良好侧支组(Rentrop2~3级)和不良侧支组(Rentrop0~1级).两组分别包含115例vs.115例.预后分析中两组分别包含68例vs.43例.分别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结果及长期预后.结果:侧枝循环的形成影响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好侧支组较不良组,NLR低(P<0.05),WBC及淋巴细胞较高(P<0.05),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NLR(OR=0.076,95%CI:0.019~0.315,P<0.001)为侧支血管形成的预测因素.预后分析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良好侧支组手术成功率较不良侧支组更高(80%vs.65.1%,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两组患者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498).COX回归模型显示各终点事件风险比无差异.结论:侧支循环的形成与较低水平的NLR具有相关性,拥有良好侧支循环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更高,但MACCE发生率没有降低.
文献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作者姓名:
冯士涛;赵阳;崔红营;郭晓亮;董安勤;费家玥;王丽娜;李明丽;于萌文
作者机构:
450052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老年医学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士涛;赵阳;崔红营;郭晓亮;董安勤;费家玥;王丽娜;李明丽;于萌文-.侧支循环形成预测因素及其对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07):722-726,731
A类:
Rentrop2,Rentrop0
B类:
侧支循环,形成预测,预测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TO,PCI,预后意义,郑州大学,CAG,开通,预后分析,实验室检查,手术结果,长期预后,侧枝循环,NLR,WBC,侧支血管,血管形成,可比性,组手,手术成功率,功率较,随访时间,MACCE,Rank,COX,终点事件,事件风险,风险比,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AB值:
0.248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