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75·8"到"21·7"的思考
文献摘要:
2021年7月17日至22日,河南及周边地区出现极端暴雨过程;1975年8月4日至8日,河南及周边地区也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同一地区历经两次特大暴雨,但两次极端降水过程的预报服务和应急处理等方面却明显不同.组织天气预报业务中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从两次极端降水过程的预报服务和影响分析中提出:"75·8"特大暴雨预报和服务欠佳的教训,促使气象部门在暴雨研究、建立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大气监测网的建设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1·7"极端暴雨的成功预报和服务,正是这种努力的必然结果.1978年国家气象中心开始研发亚欧区域短期数值预报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我国全球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和有限区域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2001年以后,中国气象局组织建立了数值预报创新基地,并自主开发建立了新一代多尺度通用的同化与数值预报系统.正是全球中期预报模式,提前5天预报出了"21·7"暴雨过程,区域中尺度模式较好地预报出"21·7"极端暴雨的量级和落区."21·7"极端暴雨预报服务的成功经验表明,数值预报和预报员的智慧在极端暴雨预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延伸期预报、中期预报特别是5天以内的预报、短时临近预报及有针对性的动态风险评估,是当前预报服务工作的重点.
文献关键词:
"75·8"极端暴雨;"21·7"极端暴雨;业务数值天气预报;预报员的智慧;预报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泽椿;谌芸;王新敏;徐珺;徐国强;王月冬;代刊;龚玺
作者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82;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泽椿;谌芸;王新敏;徐珺;徐国强;王月冬;代刊;龚玺-.从"75·8"到"21·7"的思考)[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02):1-13
A类:
预报员的智慧,业务数值天气预报
B类:
周边地区,极端暴雨,暴雨过程,特大暴雨,暴雨洪涝灾害,极端降水,降水过程,预报服务,应急处理,报业,各抒己见,求同存异,气象部门,业务系统,大气监测,监测网,付出,必然结果,国家气象中心,亚欧,期数,数值预报模式,限区,中国气象局,创新基地,自主开发,数值预报系统,中期预报,报出,中尺度模式,延伸期预报,短时临近预报,动态风险评估,服务工作,预报技术
AB值:
0.2485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