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江西昌江流域特大暴雨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江西昌江流域特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回波特征,使用天气、雷达回波和昌江流域气象水文雨量等资料,对2000—2020年昌江流域10次特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统计学、雷达气象学和图像处理学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特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取决于对流活动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包括短时强降水雨强和强降水范围.当3 h累计雨量≥100 mm时即可提前发布特大暴雨红色预警,监测单站累计时长达3h的短时强降水可更早发布预警,提升特大暴雨预报服务效果.超低空急流、中低层低涡、高空低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景德镇市特大暴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降水由大范围混合性降水中的强回波单体、强回波短带或其他回波导致,回波强度达45~55 dBz.风暴跟踪信息(STI)产品不仅能反映强回波的移动信息,还可以分析出回波的辐合,对于短时临近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覆盖江西宽广东西走向的回波带上,存有多条南北走向的短带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形成"列车效应",风廓线雷达产品垂直速度W可大致反映回波移动情况.造成特大暴雨的组合反射率(CR)强度多为45~50 dBz,回波顶高(ET)平均为12~13 km,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在5~10 kg·m-2,45 dBz的强回波伸展高度平均为6 km.CR强度在45 dBz以上时:强回波面积达到3等级时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可能性很大,强回波面积在2等级时雨强大多在20~30 mm·h-1;强回波面积在1等级时雨强基本在20 mm·h-1以下.研究结果为了解和监测预警昌江流域特大暴雨的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及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昌江流域;特大暴雨;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强回波面积
作者姓名:
陈鲍发;马中元;王立志;黄龙飞;李燕玲;盛梦婷;张晓芳
作者机构:
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局,景德镇 333000;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昌 330046;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江西省乐平市气象局,乐平 333300;江西省婺源县气象局,婺源 333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鲍发;马中元;王立志;黄龙飞;李燕玲;盛梦婷;张晓芳-.江西昌江流域特大暴雨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2022(11):1418-1427
A类:
B类:
西昌,昌江流域,特大暴雨,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暴雨过程,中短,雷达回波,天气学,雷达气象,气象学,和图像,对流活动,雨强,累计雨量,单站,长达,3h,更早,发布预警,预报服务,服务效果,超低空急流,中低层,低涡,高空低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景德镇市,混合性,回波短带,波导,回波强度,dBz,风暴,跟踪信息,STI,移动信息,短时临近预报,宽广,带上,存有,多条,带回,由西向东,东移,列车效应,风廓线雷达,雷达产品,垂直速度,组合反射率,CR,回波顶高,ET,液态水含量,VIL,伸展,强回波面积,时雨,监测预警
AB值:
0.279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