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文献摘要:
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Sydow)引起的甘蔗褐锈病是甘蔗生产中较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建立该病原菌的高效检测与特异性鉴定技术体系,对于该病害的监测、预警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基于甘蔗褐锈病菌ITS序列保守区域位点设计了该病原菌的单管巢式PCR引物对,对外内引物退火温度、外内引物浓度比两个方面进行筛选与优化,并对所建立的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外引物PmF1/R1、内引物PmF2/R2的退火温度分别为63℃与52℃,以及外引物PmF1/R1与内引物PmF2/R2最佳终浓度比例为0.5 pmol/L:0.5μmol/L时,单管巢氏PCR检测体系较佳.所建立的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仅从含有甘蔗褐锈病菌DNA模板中检测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条带,而从含甘蔗黄锈病菌、咖啡驼孢锈菌、鸡蛋花鞘锈菌、葡萄层锈病菌、甘蔗黑穗病菌、橡胶炭疽病菌、咖啡褐斑病菌、稻瘟病菌、剑麻茎腐病菌的DNA中并未扩增出任何条带.通过模板梯度稀释法证实,所建立的单管巢氏PCR检测体系的最低检测限为10 fg/μL,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0倍.田间19份疑似病样单管巢式PCR检测结果,有18份样品DNA中含有甘蔗褐锈病菌.本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甘蔗褐锈病病原菌的快速诊断及其病害监测,为该病害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文献关键词:
甘蔗;褐锈病;黑顶柄锈菌;单管巢式PCR;检测
中图分类号:
[2]
农业科学(S)
/
植物保护(S4)
/
病虫害及其防治(S43)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S435)
/
经济作物病虫害(S435.6)
/
糖料作物病虫害(S435.66)
/
甘蔗(S435.661)
作者姓名:
吴伟怀;刘宝慧;鹿鹏鹏;梁艳琼;贺春萍;李锐;易克贤
作者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口57110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210095;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口5702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伟怀;刘宝慧;鹿鹏鹏;梁艳琼;贺春萍;李锐;易克贤-.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J].中国糖料,2022(03):1-7
A类:
黑顶柄锈菌,Sydow,PmF1,PmF2,橡胶炭疽病
B类:
褐锈病,单管,检测体系,Puccinia,melanocephala,甘蔗生产,叶部病害,高效检测,特异性鉴定,鉴定技术,ITS,引物,退火温度,R1,pmol,较佳,条带,黄锈病,咖啡,鸡蛋花,黑穗病,炭疽病菌,褐斑病,稻瘟病菌,剑麻,茎腐病,出任,梯度稀释法,检测限,fg,田间,锈病病原,快速诊断,病害监测
AB值:
0.2308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