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生物组织多光谱偏振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生物组织内部结构复杂且具有较强的散射特性,而光作为生物组织检测的重要信息载体,其自身特性包括颜色、幅值、偏振等都对信息获取有较大的影响.结合偏振成像,对生物组织多光谱偏振特性展开了研究,依据不同微粒尺寸的分布建立了均匀单层生物组织模型,结合瑞利和米氏散射理论模拟了基于单个微粒的两种散射事件.瑞利散射具有较好的前向后向散射对称性,米氏散射具有强前向散射特性,两种散射模型都与尺寸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尺寸参数是一个无因次量,取决于入射波长和散射微粒的尺寸,在生物组织中多以米氏散射为研究模型.使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 MC)方法对400~1000 nm波段范围内的偏振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了四种典型偏振态(水平线偏振光、垂直线偏振光、45°线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在组织中传播时后向散射光偏振态变化与波长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光源选用白色L ED灯,利用450,525,550,590,610,650和690 nm滤光片滤光,由彩色相机记录手掌的偏振图像,其中偏振图像由两组线偏振片和右旋圆偏振片分别作为起偏和检偏器产生.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波长增加线偏振光经皮肤组织后向散射出射光的偏振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圆偏振光呈下降趋势,但圆偏振光的偏振度整体上高于线偏振光,这揭示了在生物组织中相同波长的圆偏振光比线偏振光具有更好的偏振保持性,更适合用于探测生物组织的生理信息.相关研究结果明确了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的多光谱特性,可为多光谱偏振生理信息获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文献关键词:
散射模型;多光谱偏振;偏振度
作者姓名:
乔文龙;周亮;刘朝晖;龚勇辉;姜乐;吕媛媛;赵鹤童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1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3636部队,甘肃 酒泉 732750
引用格式:
[1]乔文龙;周亮;刘朝晖;龚勇辉;姜乐;吕媛媛;赵鹤童-.生物组织多光谱偏振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2(04):1070-1075
A类:
生物组织检测
B类:
多光谱偏振,偏振特性,散射特性,而光,重要信息,信息载体,信息获取,偏振成像,微粒,米氏散射,理论模拟,瑞利散射,后向散射,前向散射,散射模型,尺寸参数,无因次量,入射波,研究模型,蒙特卡罗,Monte,Carlo,MC,波段,传输特性,偏振态,水平线,线偏振光,垂直线,右旋,圆偏振光,散射光,验光,光源,ED,滤光片,彩色相机,手掌,偏振图像,偏振片,检偏器,加线,皮肤组织,光的偏振,偏振度,光比,偏振保持,光谱特性
AB值:
0.2626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