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同一治疗组手术的13例16侧髁突囊内骨折病例,采用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后评价复位效果、咬合关系、下颌运动功能、面神经损伤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折复位效果优14侧,良和差各1侧;13例患者中有3例进行了颌间牵引,牵引时间为3~7 d;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为(37.46±6.91)mm,前伸运动(6.34±1.21)mm,侧方运动向健侧(5.45±1.54)mm,向患侧(5.65±1.12)mm,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下颌运动及进食时无不适或轻微不适,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现抬眉困难5侧,其次是上睑下垂1侧.结论 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可以有效复位骨折端和关节盘,术后3个月患者咬合关系良好,下颌运动功能正常,面神经损伤症状基本恢复.
文献关键词:
髁突囊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下颌运动;面神经损伤
作者姓名:
傅瑜;张平;张玉超;郭松松;李盛;程杰;江宏兵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江苏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傅瑜;张平;张玉超;郭松松;李盛;程杰;江宏兵-.改良耳屏前切口腮腺上入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2022(11):990-994,999
A类:
髁突囊内骨折,前伸运动
B类:
耳屏,腮腺,入路,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组手,骨折复位,复位固定,术后评价,复位效果,咬合关系,下颌运动,运动功能,面神经损伤,伤情,统计学分析,颌间牵引,开口度,侧方运动,健侧,患侧,月相,进食,上睑下垂,关节盘,切开复位内固定
AB值:
0.2298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