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广西典型岩溶地区硒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为查明硒在岩溶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系统采集了广西典型岩溶区大新县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232组,分析测定了土壤和农作物中Se、Al2O3、Fe2O3、Corg等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根系土点位富硒率为92%,成土过程中岩溶区土壤硒主要受自然理化性质的影响,成土母岩对其影响逐渐减弱.农作物Se含量变化范围为0.003~0.24 mg/kg,平均值为0.034 mg/kg,变异系数为102.83%,100%的玉米、55%的早稻、49%的晚稻达到富硒标准,不同农作物硒含量差异明显,主要受地质背景、作物种类等因素影响,玉米和水稻中硒含量显著高于香蕉、龙眼和柑橘,土壤-玉米系统中硒的迁移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农作物系统.相关分析表明,根系土Se与Al2O3、Fe2O3、Corg呈显著正相关,与K2O、MgO、CaO、pH值显著负相关.农作物籽实中Se含量与根系土Mo、Cr、As、Ge、Fe2O3、Al2O3呈负相关,表明根系土中铁铝等黏土矿物不利于农作物吸收硒;与根系土pH值、SiO2呈正相关,表明砂质土壤和中碱性土壤利于农作物吸收硒.
文献关键词:
岩溶区;硒;土壤-农作物系统;累积特征;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李杰;钟晓宇;赖俊翔;林珊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科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广西南宁 53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杰;钟晓宇;赖俊翔;林珊-.广西典型岩溶地区硒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矿产与地质,2022(02):380-388
A类:
B类:
岩溶地区,累积特征,查明,岩溶区土壤,大新县,根系土,分析测定,Se,Al2O3,Fe2O3,Corg,富硒,土壤硒,母岩,含量变化,变化范围,早稻,晚稻,硒含量,含量差异,地质背景,作物种类,水稻,香蕉,龙眼,柑橘,迁移能力,K2O,MgO,CaO,籽实,Mo,Ge,中铁,黏土矿物,SiO2,砂质土壤,碱性土壤
AB值:
0.328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