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黑龙江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元素及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评价
文献摘要:
[研究目的]典型黑土地分布区土壤硒自然禀赋、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评价为健康地质研究焦点,开展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迁移与累积的定量研究,对黑土地富硒农产品开发和地方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测定成土母质、土壤、大气降尘、灌溉水、作物籽实和人发等多介质硒含量,运用GIS、SPSS软件对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及评价.[研究结果]划定富硒土地46.4 km2,主要沿双阳河及其支流分布;硒以人为成因为主,主要来源于大气降尘补充,输入通量为0.21~1.47 kg/km2·a.土壤、大豆、水稻、玉米和人发硒含量均值为0.305 mg/kg、0.0352 mg/kg、0.0287 mg/kg、0.0198 mg/kg和0.145 mg/kg;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系数(0.120)远小于1,人发对作物硒的富集系数(4.834)大于1,揭示人发对硒具有较强的浓缩和放大作用,硒在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迁移与积累呈"V"字型模式.[结论]土壤硒含量整体为足硒或富硒,无硒潜在环境风险.大豆、水稻富硒占比为28.4%、9.4%,未发现硒超标情况,无生物硒中毒风险.人发硒含量明显低于参考值0.20~0.60 mg/kg,人体处于缺硒状态,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引起地方相关部门关注.
文献关键词:
硒;土壤;作物;人发;人体健康;黑土地质量;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作者姓名:
梁帅;戴慧敏;刘国栋;翟富荣;刘凯;韩晓萌;宋运红;赵君;张哲寰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帅;戴慧敏;刘国栋;翟富荣;刘凯;韩晓萌;宋运红;赵君;张哲寰-.黑龙江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元素及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评价)[J].中国地质,2022(04):1064-1074
A类: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B类:
双阳,阳河,人体系统,硒元素,人体健康,健康评价,研究目的,典型黑土,分布区,自然禀赋,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健康地质,地质研究,研究焦点,定量研究,地富,富硒农产品,产品开发,地方病防治,治具,成土母质,大气降尘,灌溉水,籽实,多介质,划定,富硒土地,km2,支流,输入通,大豆,水稻,富集系数,示人,字型,土壤硒含量,环境风险,超标情况,参考值,缺硒,呈递,健康风险,方相,黑土地质量
AB值:
0.351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