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logistic归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12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矫治器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用WinCeph8.0软件测量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鼻咽、腭咽、舌咽、喉咽)相关指标,根据上气道矢状径指标变化情况将患儿分为显著变化组、无显著变化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上气道矢状径变化的因素.结果:矫治后观察组SNA°、SNB°、ANB°较矫治前减小,且SNA°、ANB°小于对照组(P<0.05).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观察组PNS-Ba、PNS-UPW、SPP-SPPW、U-MPW、Mc1-Mc2、PAS、V-LPW均有升高,且PNS-UPW、SPP-SPPW、U-MPW、Mc1-Mc2、PAS、V-LPW高于对照组(P<0.05).128例患儿接受正畸治疗后52例患儿上气道矢状径有显著变化,显著变化概率为40.6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畸治疗方式、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矫治前ANB°是影响正畸治疗后上气道矢状径显著变化的因素(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可增加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气道矢状径,正畸治疗方式、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矫治前ANB°是正畸治疗后上气道矢状径显著变化的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气道矢状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笑辰;孟虹良;周玭
作者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口腔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笑辰;孟虹良;周玭-.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治疗前后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logistic归因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12):725-729
A类:
气道矢状径,WinCeph8,UPW,SPPW,Mc2
B类:
正畸治疗,上气道,logistic,归因分析,我院,Twin,block,固定矫治器,头颅侧位片,鼻咽,喉咽,指标变化,后观,SNA,SNB,ANB,PNS,Ba,MPW,Mc1,PAS,LPW,颈椎骨龄
AB值:
0.1605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