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能CT评估口腔咽喉部鳞癌分化程度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能CT在口腔、咽喉部鳞状细胞癌(SCC)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8例口腔、咽喉部SC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肿瘤位置.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能CT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根据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双能CT参数的差异.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口腔、咽喉部SCC分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临床特征模型、双能CT参数模型和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低分化组46例,年龄(49.28±11.67)岁,其中口腔和口咽部10例,下咽部28例,喉部8例;高分化组102例,年龄(55.03±9.07)岁,其中口腔和口咽部12例,下咽部18例,喉部72例.年龄和肿瘤位置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组患者的动、静脉期NIC、λHU及nZeff[M(Q1,Q3)]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动脉期:0.26(0.22,0.33)比0.20(0.15,0.22),2.03(1.86,2.31)比1.56(1.40,1.93),0.80(0.78,0.83)比0.77(0.75,0.80);静脉期:0.48(0.45,0.58)比0.42(0.35,0.49),2.75(2.20,3.06)比2.26(2.02,2.66),0.87(0.83,0.90)比0.85(0.82,0.88),均P<0.05].临床特征模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81、76.47%和71.74%;双能CT参数模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63、83.33%和76.09%;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可达0.91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27%和86.96%,明显优于临床特征模型(Z=2.596,P<0.001)和双能CT参数模型(Z=3.589,P<0.001).结论 双能CT用于术前无创评估口腔、咽喉部SCC分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联合临床特征后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文献关键词:
口腔部肿瘤;咽喉部肿瘤;鳞状细胞癌;双能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作者姓名:
李程超;林桂涵;陈炜越;陈春妙;应海峰;纪建松
作者机构:
323000 浙江丽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放射科、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
引用格式:
[1]李程超;林桂涵;陈炜越;陈春妙;应海峰;纪建松-.双能CT评估口腔咽喉部鳞癌分化程度的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22(05):351-357
A类:
nZeff,口腔部肿瘤,双能成像
B类:
鳞癌,分化程度,鳞状细胞癌,SCC,经手,手术病理,吸烟史,肿瘤位置,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HU,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病理结果,低分化,高分化,多因素逻辑回归,逻辑回归分析,预测因素,特征模型,参数模型,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诊断效能,口咽部,下咽,Q1,Q3,无创,咽喉部肿瘤,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2004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