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航空总医院80例经初步检查拟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及其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分析CT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分析其与DSA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在80例经初步检查拟诊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共检查316段血管节段,DSA检查结果证实,发生颈动脉狭窄患者67例,共112段血管节段;未发生颈动脉狭窄患者13例,共204段血管节段.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中检出的血管节段数量分别为34段、50段、20段、8段.CTA检查结果显示,发生颈动脉狭窄和未发生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别为65例、15例.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25%(77/80)、97.01%(65/67)、92.31%(12/13).CTA与DS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66、0.914,P<0.01).DSA检查结果显示,112段血管节段中,8段血管节段发生闭塞,其余104段发生狭窄的颈动脉中均存在粥样硬化斑块.CTA检查结果显示,在颈动脉斑块中,光滑斑块占比最高(65.38%),其次为不规则斑块(25.00%)和溃状斑块(9.62%).结论 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较高,不但能够准确了解狭窄程度,还能明确斑块形态,进而为临床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文献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
作者姓名:
申太忠;姚志敏;李宝;谢灵争
作者机构:
航空总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12;航空总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012
引用格式:
[1]申太忠;姚志敏;李宝;谢灵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09):1067-1070
A类:
B类: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态,CTA,总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诊断效能,节段,重度狭窄,闭塞,诊断结果,结果高度,高度一致,Kappa,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详实
AB值:
0.104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