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右侧发病差异性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炎症和动脉壁斑块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疾病,最终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而颈动脉为其好发部位之一.颈动脉狭窄加重或斑块破裂,最终可导致脑卒中,严重危及生命.最新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约为1.5%[1];而我国报告的人群中总患病率约为6.7%,其中男性群体8.8%,女性群体5.0%[2].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按狭窄程度可分为4级,即轻度狭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狭窄程度30%~70%)、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0%~99%)和完全闭塞[3].其中,重度狭窄患者同侧半球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为中度狭窄患者的3倍以上[4],而人群中重度及以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病率可高达3.1%[5].近年来,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两侧发病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6],这可能对临床筛查、诊断和预防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对此现象的认知水平仍然较低,本文针对此种差异及其成因机制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辉;汪弢;于天池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血管外科,南京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辉;汪弢;于天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右侧发病差异性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02):189-192
A类:
B类:
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右侧,斑块形成,性系统,系统性疾病,血管狭窄,好发部位,斑块破裂,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患病率,中男,女性群体,狭窄程度,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同侧,半球,缺血性事件,中重度,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不对称性,临床筛查,认知水平,种差,成因机制
AB值:
0.23848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