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神经阻滞麻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8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和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8、24、48 h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质醇(Cor)]、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不佳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阻滞组患者的MAP、HR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24 h,阻滞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阻滞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Cor水平及ROS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SOD、GSH-Px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阻滞组患者的APTT、PT、TT均长于全身麻醉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程度,麻醉安全性更高.
文献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血流动力学;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夏良勇;董春山;李蕾;程思;马祥;吴忠寅
作者机构: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安徽 合肥 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安徽 合肥 23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良勇;董春山;李蕾;程思;马祥;吴忠寅-.神经阻滞麻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04):473-478
A类:
B类:
神经阻滞麻醉,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临床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合肥市,麻醉方式,喉罩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疼痛程度,炎性反应指标,氧化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标,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质醇,Cor,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二聚体,术中麻醉,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VAS,舒芬太尼,地维,反应程度,麻醉安全性
AB值:
0.1333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