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珠三角基塘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及其生物多样性提升策略研究——以佛山市鲤鱼沙万亩公园为例
文献摘要:
我国当前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未将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相应的考核指标,导致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本文以珠三角河网区典型的基塘农业——佛山市顺德区鲤鱼沙万亩公园为例,通过景观连接度分析法、样方调查等深入评价其生境构成、结构和品质,揭示农业生态系统在高强度村居和工业园建设、苗圃和坑塘为主的流转生产方式下,出现生态格局破碎化、生境斑块人工几何化、动植物群落构成单一等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和干扰因素,通过规划分区以及保育、建植、补偿、修复等手段,协调三生功能并实现生物多样性提升.研究对于城市群三角洲河网区农业生态系统生境修复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文献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基塘农业系统;珠三角河网区
作者姓名:
江海燕;张天行;黄晓彤;袁媛;陆剑
作者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广东工业大学 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90;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引用格式:
[1]江海燕;张天行;黄晓彤;袁媛;陆剑-.珠三角基塘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及其生物多样性提升策略研究——以佛山市鲤鱼沙万亩公园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2(01):107-114
A类:
珠三角河网,珠三角河网区,基塘农业系统
B类:
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提升,鲤鱼,万亩,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系统服务,考核指标,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丧失,佛山市顺德区,景观连接度,样方调查,工业园,苗圃,坑塘,转生,生态格局,破碎化,生境斑块,几何化,动植物群落,群落构成,成单,共性问题,干扰因素,规划分区,保育,建植,三生功能,三角洲,生境修复,指导价值,生态修复
AB值:
0.3159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