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无临床感染表现的梗阻性黄疸病人胆汁培养的细菌学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无临床感染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并对阳性培养结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15年1月 ~2020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无临床感染梗阻性黄疸病人136例,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PTCD)以及手术探查术中留取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培养阳性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送检136份胆汁,总阳性率60.3%(82/136),其中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7.8%(59/87),而良性梗阻性黄疸阳性率为46.9%(23/49);136份标本共检出细菌14种,革兰阴性菌6种,以大肠埃希菌最高,革兰阳性菌7种,以粪肠球菌最常见,真菌1种,为白假丝酵母菌;胆道梗阻性质、梗阻部位、梗阻时间及梗阻程度是胆汁细菌阳性培养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梗阻性黄疸病人,即使无临床感染症状,其胆汁也存在较高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必要.
文献关键词:
无临床感染;梗阻性黄疸;胆汁培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段建峰;刘晓晨;杨帆;段昌虎;吴林;朱环;赵李飞
作者机构:
723000 陕西汉中,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汉中三二○一医院肝胆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段建峰;刘晓晨;杨帆;段昌虎;吴林;朱环;赵李飞-.无临床感染表现的梗阻性黄疸病人胆汁培养的细菌学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22(11):1028-1030
A类:
人胆汁
B类:
无临床感染,黄疸病,胆汁培养,细菌学,细菌培养,相关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汁引流,引流术,PTCD,手术探查,留取,阳性者,送检,恶性梗阻性黄疸,共检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白假丝酵母菌,胆道梗阻,梗阻部位,感染症状,预防性使用
AB值:
0.20909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