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面向群体感知的智能汽车协同通信方法
文献摘要:
群体感知技术通过组织广泛分布的资源节点及协同机制,可以动态地感知城市环境与交通信息.传统的群体感知系统采用集中式组织结构,对未来高动态、 高密度感知服务的通信需求具有不适应性.针对V2X协同通信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分割的融合反馈方法.该方法支持智能汽车不断地扩散消息并形成时空群落,群落内部的成员共享关键信息并进行分工协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降低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协同感知任务的通信开销,高效支撑感知任务的完成.
文献关键词:
协同通信;V2X;群体感知;智能汽车
作者姓名:
孙亮;吴静媛;梁翠兰;杨树
作者机构: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北京 100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亮;吴静媛;梁翠兰;杨树-.面向群体感知的智能汽车协同通信方法)[J].无线电工程,2022(01):28-32
A类:
B类:
群体感知,智能汽车,协同通信,通信方法,感知技术,资源节点,协同机制,城市环境,交通信息,感知系统,集中式,高动态,通信需求,不适应性,V2X,关键信息,分工协作,城市道路,道路环境,协同感知,感知任务,通信开销
AB值:
0.429378
相似文献
面向6G的智能全息无线电
潘时龙;宗柏青;唐震宙;吕凯林;范忱;官科;谷一英;李杏;张俊文;于振明;李晓洲;武震林;赵家宁;朱啸龙;杨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江苏 南京21001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057;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大连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光子技术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116024;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微波光波融合创新中心,上海200240;复旦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