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足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的创面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足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9例手部中小面积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9~59岁,平均(35.4±10.8)岁.致伤原因:机器伤11例,切割伤2例,挤压伤6例.皮肤缺损面积2.0 cm×2.5 cm~4.0 cm×10.0 cm,12例为掌侧创面,7例为侧方或背侧创面.该组病例分别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足背皮瓣和拇趾腓侧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质地、厚度、色泽、感觉,用以评价皮瓣的修复效果.采用Weber两点辨别试验,评价皮瓣感觉功能的恢复.结果 术后随访6~45个月,平均(13.9±9.0)个月.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质地好,外形无明显臃肿.受区感觉功能重建病例8例,最终随访时两点辨别试验6~10 mm,平均(7.9±1.6)mm.结论 足部与手部的皮肤条件类似,选择合理的足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创面能够满足手部受区功能和外观的要求,为该类型创面的治疗提供安全合理的治疗方式.
文献关键词:
手;软组织损伤;游离组织瓣;显微外科手术;创伤和损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勇;李斌;李峰;曹梦琦;黄行健;田文
作者机构:
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勇;李斌;李峰;曹梦琦;黄行健;田文-.足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的创面)[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2(12):903-909
A类:
B类:
足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创面,手术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我院,中男,致伤原因,切割伤,皮肤缺损,掌侧,侧方,背侧,该组,用足,足底内侧皮瓣,足背,拇趾,趾腓侧皮瓣,供区,色泽,修复效果,Weber,两点,辨别,别试,皮瓣感觉,感觉功能,术后随访,成活,臃肿,功能重建,软组织损伤,游离组织瓣,显微外科手术,创伤和损伤
AB值:
0.354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