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美国法律解释方法再研究——以意图主义与新文本主义之争为中心
文献摘要:
意图主义和新文本主义之间的论争贯穿了美国法律解释理论发展的始终.20世纪90年代之前,意图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法律解释方法,体现了一种阶层式的分权观.伴随着法律现实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形式化分权观带来的学术批判,新文本主义解释方法逐渐兴起.在90年代,双方对谢弗伦二阶审查法进行了符合自身理论需求的解读,并以此为载体展开新一轮论争.对这场论争需要加以反思.当一种法律解释方法不将正当性诉诸自身的实效,而是某种民主分权原则时,就会走向一种基础主义的版本,走进自身所批判的理论困境.应当破除对基础主义的迷信,从法官解释制定法的制度条件、经验工具和解释后果等因素重新审视作为方法的解释理论所内含的实践理性,从而沟通法律解释的理论与实践.
文献关键词:
法律解释;意图主义;新文本主义;谢弗伦二阶审查法;去基础主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敖海静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敖海静-.美国法律解释方法再研究——以意图主义与新文本主义之争为中心)[J].交大法学,2022(04):72-89
A类:
新文本主义,谢弗伦二阶审查法,去基础主义
B类:
美国法律,法律解释方法,再研究,意图主义,论争,理论发展,分权,着法,法律现实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形式化,学术批判,理论需求,开新,这场,场论,正当性,诉诸,理论困境,迷信,法官,制度条件,作为方法,实践理性,通法
AB值:
0.2491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