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本土社会工作者劳动"隐性化"现象探析
文献摘要: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隐性劳动"作为极具批判性的社会学概念,为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困境提供了创新性解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困境背后折射出行业发展中劳动的"隐性化"现象.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劳动的"隐性化"现象主要发生于社会工作者与购买方、落地方及服务对象等互动场域,包含被动面向和主动面向,主要涉及对劳动的漠视与模糊.非平衡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本土有限的利他文化观念以及规范阙如的行业生态分别是引发社会工作劳动"隐性化"现象的政治、文化和专业机制.社会工作者劳动的"隐性化"可能引发多重后果,主要涵括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受到阻碍、公共性精神培育陷入困境及"半专业化"发展局面延续等.克服社会工作者劳动的"隐性化"现象,需要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场域合作发力.
文献关键词:
社会工作;隐性劳动;社会认同;专业化
作者姓名:
高艺多;吕洁琼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杭州31112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上海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艺多;吕洁琼-.本土社会工作者劳动"隐性化"现象探析)[J].社会工作,2022(01):76-88
A类:
隐性劳动
B类:
社会工作者,隐性化,女性主义视角,社会认同,认同困境,折射出,购买方,服务对象,互动场域,漠视,非平衡,国家与社会关系,利他,文化观念,阙如,涵括,社会治理格局,格局构建,公共性,精神培育,陷入困境,发展局,专业教育,教育与职业,职业实践,实践场域
AB值:
0.3160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